201708炫亨DM正面.jpg

201708炫亨DM背面 _edited-2.jpg

P_20170801_160605_1.jpg

炫茶器在艋舺文創B2龍山寺捷運站的春點茶饗與您相遇  FB:hsaun888

柴燒茶器簡介:

柴燒係以薪材為燃料歷經四~六天不眠不休的攻火控溫,以氧化及還原燒的方式,1250度以上的持續高溫,使木頭因高溫燃燒時揚灰形成的灰釉(即自然釉)與土胎原有的礦物質淬煉交融。因此產生獨一無二妙趣橫生的火色,又因火舌在窯內飛竄與胚體的碰撞而形成所謂的陰陽面的火路與火影。

柴燒火色所產生的面貌有青瓷、鈷藍、金銀彩、鐵結晶等等豐富與意想不到的火色。

作者簡介:

陳炫亨1970年出生於台北市萬華區

復興商工美工科雕塑組畢業

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雕塑科畢業

國立工藝研究所陶瓷科裝飾組技訓班

福建南安興龍窯業陶瓷禮品設計師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工藝學系畢業

新北市三重社區大學蘆洲校區陶藝講師

中華文物保護協會文物鑑賞委員會執行秘書

1992年第一屆金陶獎競賽創作組入選

2014年第五屆台灣國際金壺獎設計競賽入選

2014年廈門茶葉博覽會展出一碗風景柴燒

2015年台北"溫事"台灣柴燒民藝火舞之美"個展

2015年澳門第二十屆MIF威尼斯人會展中心展出

2016年國立台灣圖書館雙和藝廊"台灣柴燒民藝火舞之美"個展

作品風格:

作品的風格多喜留下手感與筆觸於坯體上以及運用多樣肌理裝飾使柴燒過程的落灰層次變化豐富,使觀者欣賞作品的同時能感受層次變化之美。如海韻系列茶碗就是感受海洋浪花的波濤變化之美而將其刻畫裝飾於茶碗的外觀。

目前創作的作品有立體造型類陶塑,即將生活所見的人事物與成長過程中的感知化作立體的形態,來訴說情境與故事,使觀者望形生意產生似曾相識,心領神會的趣味與作者產生共鳴。

另一類創作為實用工藝類茶道具如茶壺與茶碗系列。與造型花器等。工藝品與生活的陶器透過作者巧思施以釉色及獨特的造型,使使用因器物產生心滿意足的手感與視覺饗宴,亦是陶作者存在的意義。

作品燒成方法以柴窯柴燒自然的落灰與火痕裝飾搭配志野釉及電窯上釉等方式為主。

我致力於表現陶瓷的質樸與作者獨特的裝飾與造型藝術以追求使用者與作者的創作理念及情感相互輝印,讓作者更勇於表達自我促進生活中因陶瓷器物的美麗而更加和諧

 

茶人鍾愛柴燒茶器的傳說:

以柴燒茶具來泡茶、盛茶、由於柴燒陶的特性會使茶水在陶土的毛細孔能夠吸附雜質、加上高溫燒製產生的遠紅外線、使陶土轉化成能釋放紅外線的陶具、用來泡茶可讓茶水更加甘甜順口、軟化水質、淨化水質的效果。
而用柴燒杯來喝酒能帶走酒中的嗆、辣味、使酒更香醇可口。

坊間茶人認為柴燒的茶器因為柴窯全程以木頭高溫燃燒至少四天三夜,因此杯體有所謂的遠紅外線與木頭燃燒產生炭素融於杯體,因此使用柴燒茶器飲茶或飲水時,能將硬水轉換成軟水,相對比使用玻璃杯來的更好。

有些人甚至以柴燒杯來喝紅酒或高樑酒,據知可消除高梁酒的嗆味或紅酒的澀味。

因此有人以玻璃杯跟柴燒杯做實驗比較,兩杯同時靜置一兩分鐘,柴燒杯的口感確實比教好。原因在於柴燒陶本身還是具有毛細孔,因此被稱為會呼吸的陶,這也是有很多茶人鍾愛將老茶或種發酵茶存放於柴燒茶倉罐讓老茶在柴燒茶倉繼續轉化。

另外喜愛普洱茶的茶人也愛使用柴燒茶器,因為老茶取得不易且價高,因而使用柴燒茶器相對可以使新茶轉化趨近於老茶的口感。

以上是流傳於坊間茶人鍾愛柴燒茶器的種種緣由。

但由於每一個人的感官認知不盡相同,因此我還是跟朋友介紹欣賞柴燒器物的落灰與火痕的獨特性與美感為主,柴燒對我而言是一場考驗著團隊的體力,意志力,判斷力的行動藝術,也是土與火最美麗的邂逅。

 

arrow
arrow

    陳炫亨陶藝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